我带了十几届研究生,每届研究生3到4人。研究方向上,每届都有一两个研究大熊猫的,另外一个研究大型兽类,还有一个研究小型兽类,其中大熊猫专家魏辅文当选了中科院院士。我主要研究方向是兽类,培养的学生主要在动物所。
吃完竹子后,大熊猫要拉粪便,里面消化不完,就像人们吃甘蔗一样,呈现一节一节的。根据大熊猫个体大小不同,牙齿之间的距离也不同。每根40厘米的竹子大概咬7口,然后吞下去,粪便有半斤左右。一般三四厘米以下的咬节都是年幼的大熊猫(所为),3至6厘米咬节都是成年(大熊猫所为),4厘米以上属于老年大熊猫(所为)。为何老年大熊猫咬节长一点?因为大熊猫的牙齿大概有2平方厘米,老了之后牙齿磨损严重,咬节就变长了。
上世纪70年代初,尼克松访华后,我们有两只大熊猫赠送给他们,周总理说以后可能还有很多领导人到我们国家,会把大熊猫送出去,就提出要了解下我们国家大熊猫到底有多少只,分布有多广。就是这样的情况,引起了我们对大熊猫的重视。
除了栖息地被破坏外,当时还有一个县城抓了100多只大熊猫到处展览。后面提出了保护原始森林,每次调查的时候,大熊猫数量都有所增加。现在基本上恢复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,大概有2000只。
晚上各个队的人员还要总结,我是总负责人,也在一个小分队里。第一年调查卧龙自然保护区的2万公顷地域,这样持续调查了4年,翻了几座大山,包括岷山山系、邛崃山山系、大相岭山系、小相岭山系、凉山山系等,从四川一直到陕西。调查结果是四川全省将近40个县有大熊猫,数量在2000只左右。最后开了科学大会,把调查结果公布了出来。
当时川大、四川农大、重庆师范学院也派人过来参加了调查。我给他们讲调查的方法,到底怎么调查。大熊猫数量很少,在栖息地也看不到,所以要讲究方法。通过培训后,就在卧龙开始实习,然后成立了调查队,下面还有调查小组,调查小组里有专业人员,有熟悉山路的向导,还有当地老乡。因为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竹子,需要老乡用镰刀砍才能通过。
今年6月初,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、栗子坪片区、卧龙自然保护区等地采访时,科研人员和巡护队员不断提到胡锦矗的名字。我们之前在准备资料时,也经常看到胡锦矗教授对保护大熊猫发表的言论。那么,这位教授有着怎样的魅力,让驻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钦佩有加?
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,陕西秦岭也有,但不多,甘肃只有一个保护区(有)。所以调查大熊猫数量的重任就落在了四川身上。但四川行政部门对业务不熟悉,需要对业务熟悉的人员来操作。当时大学有生物系的主要有四川大学、南充师院等,我们学校(南充师院)觉得我还比较熟悉,责任就落在了我们学校,让我离开学校组织大熊猫数量调查。
记得最冷的时候有摄氏零下10几度,当时大熊猫从竹林穿过去形成一条隧道,上面覆盖着雪,我们就佝着身子走。到了冬天太冷的时候就停止调查。我们经常里面是汗水,外面的汗水结成了冰,像穿了一身盔甲。
现在大熊猫的保护区已经够了,但整体队伍素质还比较差,保护区很少有大学生,这是最大的问题。知识分子到保护区待遇也比较差。大熊猫生活的地方山高路陡,很多年轻人不愿投入到里面去。
红星新闻:我们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栗子坪片区采访的时候,发现那里的科研人员在评估调查大熊猫数量的时候,还是根据大熊猫咬节长短来判断,这个方法又被称为“胡氏方法”。请问您是如何发明这个方法的?
↑胡锦矗(右一)和外籍学者一起工作
胡锦矗:我本来是搞高等动物研究的,经常要到野外去,不管是到山上实习也好,还是采集标本也好,都要和林业厅接触,要经过他们同意,所以就建立了一种联系。
文章来源:《新闻研究导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xwyjdk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7/1635.html
新闻研究导刊投稿 | 新闻研究导刊编辑部| 新闻研究导刊版面费 | 新闻研究导刊论文发表 | 新闻研究导刊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新闻研究导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